來源:數據觀綜合 時間:2022-04-07 11:12:50 作者:
時隔5個月,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再次公開亮相。這一次,任正非是出席華為第二批“軍團”組建成立大會。
華為第二批共十個“軍團”組建
4月3日晚間,華為心聲社區發布消息稱,3月30日,華為公司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K區舉行第二批“軍團”組建成立大會。任正非和公司領導出席大會,為華為十個“軍團”授旗并講話。
此次集結的共有十個軍團,分別是:電力數字化軍團、政務一網通軍團、機場與軌道軍團、互動媒體軍團、運動健康軍團、顯示新核軍團、園區軍團、廣域網絡軍團、數據中心底座軍團與數字站點軍團。
從軍團的名稱,也可以看到華為目前重點布局的方向,其中一半左右的軍團和數字化、智能化業務相關,這也是華為長足發展的基本盤。同時,終端相關的業務也加入到軍團中,比如和運動健康、顯示新核相關的可穿戴、智慧屏等業務。
在現場的演講中,任正非解釋了軍團的來源:“2014年6月6日,據報道,谷歌有一個特殊組織,這個組織是博士、科學家、工程師、營銷專家組成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一般大概有五六十個人,但是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做世界第一,不能做到世界第一,他們絕不退出這個團體?!?/p>
對于華為的軍團建設,任正非形象地說道:“雨不打花花不紅,我們不能只有天上有云,但不下雨?;蛘呦掠?,不落在花上,客戶感知不到,所以我們采取以軍團化的改革,就是要縮短客戶需求和解決方案、產品開發維護之間的聯結,打通快速簡潔的傳遞過程,減少傳遞中的物耗和損耗?!?/p>
他還總結道:“對當前國際風云變幻,我們面臨著越來越嚴苛的打壓的時候,我們公司要穩住陣腳,要積極地調整隊形,堅定地為客戶創造價值,不能動搖,所以要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p>
軍團長名單首次披露
從華為官網等介紹信息來看,預備軍團團長多為華為老人,大都有20年以上的行業從業經歷。和華為以往業務一樣,軍團不僅要面向國內市場,也要立足全球,所以選出的軍團團長通常都具備海外工作經歷。
其中,互動媒體(音樂)預備軍團長吳昊于2008年加入華為,是華為消費者互聯網領域的第一位產品經理,先后主持過華為賬號、天際通、云空間、生活服務、應用市場、游戲中心等的全球業務工作,擔任消費者云服務副總裁、消費者云服務應用市場業務部總經理。
運動健康預備軍團長張煒,工作多集中在可穿戴和健康數字化領域。2021年10月,他主持發布了華為運動健康全棧升級戰略。張煒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2000年入職華為,為華為消費者業務智能穿戴與運動健康產品線總裁。
顯示芯核預備軍團長羅琨1999年9月入職華為,是海思顯示總經理,在顯示芯片領域非常資深。
園區網絡預備軍團長丁耘(代)是這次預備軍團長中管理職級最高的一位。他是華為常務董事,畢業于東南大學,1996年加入華為,目前擔任華為三大業務BG中兩個業務BG——運營商BG和企業BG的總裁。
數據中心網絡、數據中心底座兩個預備軍團長均為汪濤(代),他也是華為常務董事,任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1997年加入華為。
站點及模塊電源預備軍團長侯金龍(代),是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最近深圳市公布的11個重點項目中,就包括了位于福田區香蜜湖的華為數字能源總部及研發基地項目,總投資40億元。他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96年加入華為。
機場軌道預備軍團長王國鈺,也是一位行業資深人士,現為華為全球交通業務部總裁,有迪拜機場數據中心、樟宜機場視頻監控等數十個項目經驗,也主導過深圳機場等大型客戶的數字化轉型項目建設。他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加入華為。
電力數字化服務預備軍團長孫福友,現任華為企業BG副總裁、全球能源業務部總裁。畢業于東北大學,1998年加入華為。
政務一網通副預備軍團長楊瑞凱(主持工作),是華為最早試水公有云業務的人,任華為公司副總裁、數字政府總裁。畢業于信息工程大學,1999年加入華為。
華為首批五大軍團
華為“軍團作戰”模式第一次高調亮相是在2021年10月底的誓師大會上。實際上在此之前,華為內部就已發文,正式成立了海關和港口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數據中心能源軍團和智能光伏軍團四大業務軍團,加上2021年4月成立的煤礦軍團,華為已先后成立了五大業務軍團。
根據華為的規劃,五大軍團在華為發展的關鍵時期,擔負起沖鋒突圍的重任,為華為打糧食,同時肩負著把數字化帶入五大傳統行業的使命。其中:
1、煤礦軍團
煤礦軍團由原華為運營商BG總裁鄒志磊董事長。對于成立煤炭軍團,任正非曾表示:“美國把我們從實體清單拿出去應該是非常困難的,我不是說不可能,但是極其困難,基本上我們不去考慮這個問題。而是踏踏實實把能做的產品與服務做好,讓一部分客戶相信我們。我們歡迎科學家,養得起天才,現在我們只想自己多努力,努力尋找能生存下來的機會。煤礦就是機會,這么多煤礦將來產生上千億價值,上千億可以養活多少人呀?!?/p>
在任正非看來,煤礦也許會成為華為很重要的一個業務增長點。華為可以通過ICT技術與煤炭開采技術的結合,幫助煤炭行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現“安全、少人無人、高效”的生產模式,也讓煤礦工人以后工作可以“穿西裝打領帶”。
據悉,華為煤礦軍團已服務于中國各大煤炭集團、金屬和非金屬礦業集團。致力于以領先的ICT 技術深度融合礦業OT 生產系統和IT支撐系統,形成一個貫穿礦業全業務流的工業互聯網架構體系。華為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提出有開創性意義的全新智能礦山解決方案,涵蓋華為礦鴻操作系統、礦山全光工業網、融合IP 工業網、云和數字平臺、礦山智慧園區、智能作業輔助系統等應用。
2、智慧公路軍團
智慧公路軍團CEO馬悅曾擔任華為企業BG副總裁,他在企業BG生態合作等方面多次露出講話。
我國公路里程世界第一,公路承擔了綜合交通網貨運總量的70%以上,這也成為華為近年智慧交通落地的主戰場。交通運輸部印發的《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將智慧公路重點工程作為第一專欄強調,強調提升路網運行管理水平,加強橋路健康監測,開展智慧工地運營及高速路智慧服務等。
在交通新基建領域,華為的目光依然十分聚焦,將邊界圈定在智慧公路賽道。近年來,華為與合作伙伴在智慧公路領域的技術方案正連點成面。比如,2019年ETC車道改建工程中,華為落地自由流FusionCube收費一體化解決方案;在2020年10月,華為攜手行業合作伙伴共同發布智慧公路不停車治超1.0解決方案……結合華為汽車BU專門的汽車智能化布局來看,智慧公路落地對華為進一步打造車路協同方案的未來規劃十分重要。
3、海關和港口軍團
荀速是新任華為海關和港口軍團CEO,曾是華為企業BG數字化與技術服務部總裁,帶領華為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落地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形成完整解決方案和核心能力。
華為企業BG自2011年以來就切入了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一個個政企行業,形成了咨詢規劃,行業云使能、智能運維、智慧運營和服務生態等多項能力,抽象出“1套管理體系+3大運營支撐服務+N個場景化方案”的完整方案。智慧港口是其成功落地的一大行業場景,方案已落地寧波舟山港、廈門遠海港、上海洋山港、青島港等大型港口等多地大型港口。
以華為在寧波舟山港的方案為例,原本1人只能操作一臺輪胎吊,引入華為5G技術后,現在通過5G遠程操作1人可以操作4-6臺,并且寧波舟山港口10年將減少25億人民幣的生產成本投入。當下,隨著華為海關和港口軍團建立,這一領域有望在華為和一眾產業鏈參與者的推動下實現快速發展。
4、智能光伏軍團
智能光伏軍團CEO陳國光曾是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于2020年4月從現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手中接棒華為智能光伏業務。陳國光和楊友桂任職后都將向華為數字能源公司總裁侯金龍匯報。
數源:伍德麥肯茲
數據顯示,2020年華為光伏逆變器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一,占比23%,并連續六年發貨量第一。 截止2021年5月底,華為智能光伏全球累計發貨已超175GW,應用于60多個國家的教育、醫療、體育、交通、農牧漁、現代化制造等多個行業,累計生產超過3000億度綠電,2020年9月,華為助力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壓項目成功并網。
5、數據中心能源軍團
數據中心能源軍團CEO楊友桂,曾任華為數字能源公司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部總裁、華為中東地區部總裁,分屬華為運營商BG。
華為數字能源公司是2021年6月為響應國家“2030碳達峰,2050碳中和”雙碳目標新成立的公司,由數字能源部門升級而來,包含站點能源、數據中心能源、智能光伏、車載電源、模塊電源五大業務,60多系列產品。
華為官方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華為數字能源產品與解決方案已經幫助客戶累計綠色發電4034億度,華為的ICT基礎設施幫客戶節省用電124億度,相當于幫客戶減少了2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種植了27億棵樹。
本次,華為將數字能源公司的五大業務之一——數據中心能源單拎出來作為一大軍團發力方向,可見在日漸壯大的數據中心領域,節能減排需求變得更加緊迫,而華為做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的目光也變得非常聚焦。
責任編輯:藺弦弦